一对30岁出头的夫妻来到医院求诊。
这对年轻夫妻分别毕业于重点高校,丈夫是博士,妻子是硕士,两个人对学术都很着迷,把大好的年华,都献给了实验室,不知不觉就成了“剩男剩女”。
后来,经朋友介绍相知相恋,不久就结了婚,现在有个名词,可称他们为名副其实的学霸CP。
因两人年纪都不小了,双方老人又急着要抱孙子,就催着这对小夫妻要孩子。可结婚三年了,妻子还不见动静,家里老人着了急,催着他们去医院查一下。不查不要紧,一查他们“柏拉图式”的爱情婚姻观,真是让专家哭笑不得。
原来,这位妻子结婚三年,竟从未有过“夫妻生活”!这对“单纯”的学霸夫妻,照他们的理解“夫妻同房”,就是字面上的,在一个房间的两个人,同一张床上睡觉如此而已。
“以为两个人睡在一起,精子可以自由的飞来飞去,在空气中产生某种化学反应,从而孕育出生命”
这对高智商又想象力丰富的小夫妇来说,他们并不是雌雄同体、无性繁殖的动植物,他们也不是没知识没文化,而是缺乏“常识”。如果人类都像他们这么单纯,而少了动物的原始本能,估计早就绝迹了吧。
婚前,他们纯洁得根本不敢拉拉小手,更谈不上亲吻了,并以为异性的肢体接触就可能会怀孕。
紫苏君弱弱的说句,如果这么容易就怀孕,还哪来那么多不孕不育。不过,这可能就是中国如此含蓄的“性教育”下的无奈吧,专家也不得不对他们补上一堂初中时就该学的“性启蒙教育课”。
吃瓜群众们也调侃到:“走在大街上,精子和卵子,飞来飞去的太危险,一个不小心,就怀胎十月了,还是在家宅着的好!”
估计小伙伴们,会把这事当成一个茶余饭后的笑谈吧。觉得这对小夫妻,读了这么多年的书,可能还没自己懂得多吧,哈。
单说那对硕博cp,读了不知比常人多几倍的书,精通自己专业领域上的知识,但对于“常识”却知之甚少,不免要贻笑大方。
同时我们也不禁要问:从来没人告诉过他们吗?又畏于性的教育的保守,教科书上没涉及过,学校里没教过,家人没有提过,那婚检的时候,医院没有普及过吗?
紫苏君觉得无独有偶,问题出在双方家庭教育上,对“性教育”的羞涩与疏忽。也出在中华传统思想的保守上,对此上不了台面的避而不谈。我觉得这不好笑,这是十分严肃而值得我们深思的社会热点问题。
就此而言,有文化,不一定有“常识”。但没文化,没“见识”的几率就越大。
05.“没文化”的短见识,让人贻笑~
我高中的时候,曾听家教说,她一个农村的亲戚小双,高考分数很高,收到香港大学抛来的橄榄枝。但那个孩子苦于从来都没进过城,对于遥远的香港更没什么概念,于是打电话去请教住在县城里的舅舅。
他舅舅一听说他要去香港,大惊之下千叮咛万嘱咐着:千万别去啊,香港人都是黑社会。吓得小双立马打消了去香港的计划,报考了一个省城的大学。
小双的舅舅为啥这么说哪?原来啊,他舅舅看多了九几年的香港电影,那时候最多的就是,香港打打杀杀的古惑仔,枪战拘捕、逃亡跑路的警匪片,一群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。他舅舅以为,帮派斗争,打家劫舍,就是真实的香港。
小伙伴们,你看到这,有没有噗嗤一声乐出来。反正紫苏君当时听后,笑个不住,觉得小双和他舅舅这一对的二百五,一个没主见的听之信之,一个没见识的信口开河,只凭道听途说,就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。
不过像这种的“见识浅薄”,还真闹出了不少笑话。例如几年前,台湾一教授在综艺节目上戏称“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”,这一“趣谈”迅速在海峡两岸传得沸沸扬扬,引发了一阵我们吃茶叶蛋的热潮。
网友们戏称:“每天能吃上茶叶蛋的,就是土豪,土豪土豪,我们做朋友吧!”,那时候,紫苏君也跟风,天天刷饭卡在食堂买个乡巴佬卤蛋,就着榨菜吃,也在土豪之路上奔了小康,有了茶叶蛋,就是任性啊!
对此“趣谈”,我们的态度还是很宽容,只是调侃了一下,台湾人民的无知。只能说那些年,虽然两岸只隔了道浅浅的海峡,但台湾对大陆真是知之甚少,还以为大陆经济停留在文革时期,这样的短见识,不免为人耻笑。
这场“茶叶蛋”之争,还引发外媒的关注,《华尔街日报》评论称“茶叶蛋”事件凸显出了大陆人和台湾人的认知鸿沟。
强调称,以前两岸互不往来时,丑化对岸的百姓,现在两岸已经往来近30年了,谁都知道大陆经济起飞迅猛,沿海地区的国民所得已经超过台湾,内陆地区虽然发展较慢,但也还不至于吃不起茶叶蛋。综艺节目固然是以搞笑取胜,但这样的认知,也的确反应了两岸交流还要再深化。
对于“茶叶蛋”教授,这样不负责任的公开言论,可能会使很多盲从又没主见的市民信以为真。别小看公共媒体的力量,几句戏言就可能会引起,台湾人民的偏见和两岸政治上的矛盾。
随后,有网友扒出“茶叶蛋”教授,在当地的野鸡大学毕业后,又转站美国的野鸡大学进修双博士。这一路“野鸡”下来,肚子里有多少墨水,我们不得而知。但我们清楚的是,这样“见识浅薄”又满嘴跑火车的三流教授的学问是假,会误人子弟确是真。
06 输入法时代,“没文化”的只会变得越发没文化
现在敢说自己“有文化”的人,越来越少了,但动辄讽刺别人“没文化”的人,却越来越多。“有文化”就和“没文化”的定义一样模糊又笼统,都是没有边界性可分的抽象名词。
你可以把“草莓”写成“草毒”的错别字,说成“没文化”;可以把“闰土”念成“闺土”的白字先生,说成没文化;可以把提笔忘字,说成没文化。
紫苏君觉得,不能说不写错别字、不认白字、不提笔忘字,就是“有文化”的象征。
不过这些都是输入法时代,带给我们的文化暗疾,这是时代烙下的病根。拼音五笔代替了动笔,键盘敲入代替了书写,屏幕代替了纸张。
在输入法时代,“没文化”的只会变得越发没文化。而“有文化”的,也可能变成顺应时代的“没文化”。
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你以为的以不变应万变,实则就是不进则退。只有我们不断的输入,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贬值,当然输入的知识并不保值,可能会随时间而消逝,但并不是不复存在。你读过的书,走过的路,都浸透在你的骨子里,悄悄的改变着你的三观,潜在的影响着你做出的很多决定。
就像作家三毛说过:“读书多了,容颜自然改变,许多时候,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,不复记忆,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、在谈吐上、在胸襟的无涯,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。”
在此,虽不奢望能成为那些极少数,敢说自己是“有文化”的文化人,至少愿我们不会成为别人口中“没文化”的代名词。